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25浏览次数:279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8〕62号),《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委教思〔2018〕59号),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坚持优势特色,推进品牌建设;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福建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赶超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推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二、主要举措

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一)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成立福建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大讲堂”,建设“名师示范课堂”,开展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打造一批“思政课程”精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改,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精品。继续抓好“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强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要求。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社,积极构建思政“第二课堂”教学。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

(二)构建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培养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修订出台科研经费管理、学术道德等相关规章制度,完善科研评价标准和学术评价标准,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治理遏制学术研究、科研成果不良倾向。加强科学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组织编写师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读本,在本科生中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在研究生中开设相应公选课程,严肃惩处学术不端行为。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创新训练,培养师生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三)构建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强化项目管理,完善支持机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修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超过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专业超过25%。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公共必修课,推进《创新创业基础》校本教材建设。抓好“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完善项目培育、指导机制。建设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加强入驻项目管理。持续深入学院调研挖掘项目,组织校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省内欠发达地区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扶贫接力计划”等项目。加强博士生新思想宣讲团、青年讲师团以及青年学生“红传故事”宣讲团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建设。

(四)构建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深入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开展“我们的节日”“高雅艺术进校园”“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等主题活动。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为统领,深化校园文化品牌创建,广泛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各类评选表彰活动,选树师生先进典型,加强推广宣传,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校园环境品质,建设“美丽校园”。组织师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扶共建工作等,广泛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五)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拓展网络平台,丰富网络内容,建强网络队伍,净化网络空间,优化成果评价,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规范师生网络行为,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举办“新媒体人才培养班”“青年媒体训练营”等活动,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养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网络工作队伍。推动“易班”校本化、特色化发展,做大做强“青马易战”特色应用。加强“五微五阵地”新媒体矩阵建设,建好用好小葵馆,加强新媒体队伍建设。探索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条件、作为师生评奖评优依据。

(六)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启用在线课程。持续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品牌活动,积极运用新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三级预警机制,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与福建第四医院、福建福能心理医院合作,建立转介诊疗机制。配备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保证生均经费投入和心理咨询辅导专用场地。

(七)构建管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完善校规校纪,加强法治教育,推进依法治教,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促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落实《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申诉处理》,规范学生管理,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修订各管理岗位职责、工作职能,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逐步建立师德教育资源库,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选树表彰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强化师德考核监督,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健全领导干部管理制度,落实学校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经费预算,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八)构建服务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围绕师生、关照师生、服务师生,把握师生成长发展需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把各类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列入工作职责要求,体现在聘用、培训、考核等各环节。实施后勤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开展后勤先进工作者表彰活动。持续开展“节粮节水节电”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建设绿色校园。丰富图书数量与品种,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24小时多功能书房建设,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引入检索荐购系统,开通移动图书馆,优化读者体验。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维护信息安全,引导师生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分类制定学校公共卫生防控措施,深入学院开展相关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强化线上线下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投入资金完善物防技防人防协同体系。引入安全微课、借助新媒体开展线上安全教育;结合时间节点、联合相关部门做好线下安全教育。将安全演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完善网络安全制度建设,加强网站群平台管理,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攻防演练、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强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供安全、及时、稳定的网站信息服务。

(九)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修订《福建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创新资助工作方式方法,实施精准资助。加强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劳务费发放管理,对学生勤工助学各项技能进行培训。邀请相关银行开展金融安全知识教育。设立发展性资助项目,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奋斗精神。组织“助学·筑梦·铸人”和“助学贷款助我成长”等主题宣传活动。举办“福建师范大学励志先锋人物评选”,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典型。

(十)构建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强化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增强工作活力、促进工作创新、扩大工作覆盖、提高辐射能力,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增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落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完善党建工作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规范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贯彻执行二级单位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修订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党建示范创建与质量创优”工程,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示范项目,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推进落实共青团改革方案,加强和改进对学生会的指导,深入实施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开展好“教代会”“工代会”,举办“福师我家”新入职教师活动。落实教工和学生社团注册、年检、重大活动备案制度,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引导、服务和联系。继续推进“书记早餐会”“校长面对面”活动,落实提案跟踪反馈机制,为师生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做好“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等群团组织评优评先工作,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三、组织保障

(一)健全体制机制。发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校各单位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

(二)加强督促检查。按照《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对标工作体系》(见附件),定期开展专项调研和督促指导,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要求融入教学考核、工作考核、干部考核、评优评奖等环节。对思想政治工作责任落实不力、执行不到位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三)完善条件保障。配足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健全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按生均拨款综合定额标准的1-3%,统筹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思政工作及辅导员工作专项课题研究。

 

附件: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对标工作体系


 

 

福建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                   2019年123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