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全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第二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被誉为“南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福建省高峰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学科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为一体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于2011年获批,下设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是福建省第一批特色专业、全国首批一流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于2021年2月获批,是全省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93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35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2人、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人,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2人。此外,学科教师获各类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和称号30多人次。
学科充分发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铸魂育人的优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引领,强化教学改革,注重育人导向,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致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人才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2011年以来,有关教学改革实践成果获省部级教改项目、教学荣誉120余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教育部官网、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聚焦教学改革进行深度报道。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近年来在国家级赛事中获特等奖9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3项。
学科坚持科研创新引领,形成《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家治理现代化、红色文化、生态文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特色研究方向,产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成果。2011年以来,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368项,其中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2项;在C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2篇;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奖项等省部级奖励53项;获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福建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10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学科建设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学科发挥优势,开展理论宣讲,组建博士生导师专家宣讲团、博士生宣讲团深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等开展理论宣讲服务,被评为福建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近年来,累计被各级领导批示和有关部门采纳的决策咨询报告共150余篇(次),其中获正国级中央领导人批示8篇。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学术期刊《理论与评论》坚持“旗帜鲜明直面问题,审视引领社会思潮”的办刊宗旨,已成为研究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鲜明批驳错误思潮的重要阵地。
招聘需求
学院现面向海内外常年公开招聘专任教师,招聘学科如下:
需求学科 | 需求类型 | 专业(方向) | 学位 | 职称 | 其他条件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等 | 杰出人才、高端人才、青年英才、优秀博士(后) |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专业 | 博士 | 1、中共党员。 2、博士学位,年龄在40周岁以下;或博士学位,副高职称、年龄在45周岁以下;或正高职称、年龄在50周岁以下。 3、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 | |
政治经济学、中国政府与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专业 | 博士 | |||
思想政治教育 | 博士 |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博士 |
引进待遇
1.学校为全职来我校工作的引进人才提供购房补贴、安家费、科研资助费:
人才类别 | 工资待遇(年薪,万元) | 科研资助费(万元) | 购房补助、安家费(含租房补助)(万元) | 备注 |
杰出人才 (第一层面) | 面议 | 面议 | 提供大学城200平方米别墅一套(供本人聘任期间居住),购房补助、安家费面议。 | 特别优秀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 |
杰出人才 (第二层面) | 80 | 100 | 提供大学城200平方米别墅一套(供本人聘任期间居住),购房补助、安家费合计200万元。 | |
杰出人才 (第三层面) | 60 | 50 | 200 | |
高端人才 | 30 | 30 | 100 | |
青年英才 | 20 | 12 | 50 | |
优秀博士(后) | 15 | 3-8 | 25 |
2.根据福建省现行文件规定,符合当年度《福建省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的海外、省外引进人才,可享受省里发放的生活津贴和住房补助:生活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2000元,发满5年;住房补助标准为具有博士学位或聘为副高职务者14万元、聘为正高职务者18万元。支持引进人才申报省级、国家级人才项目。
3.住房:青年教师公寓
4.优质的子女教育资源。学校附属设有时代中学、小学、幼儿园,均为福州市最受欢迎的学校之一。学校教职工子女可以享受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为您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应聘材料
应聘者可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岗位应聘报名表.doc》。按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包括:本人基本情况、近5年承担主要教学任务情况、近5年主要学术成果情况、工作计划及预期目标等)。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 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人:谢老师 联系电话:0591-22862790 邮箱: myxj@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