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柒·宿说|撒哈拉里的故事——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发布时间:2018-06-23浏览次数:264

三毛曾说过:“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活过。”怎样痛快?怎样活过?或许就像猎奇者在勇于尝试生活的新鲜那般痛快好似小孩子在寻找生活的乐趣一样活过,积极乐观,演绎自己的精彩

撒哈拉里的故事,没有印象中的朝阳冉冉、驼铃声声;并非诗意里的青烟孤立、圆日落山而是与世隔绝的死寂,远离尘寰的荒凉一味压抑的沙海,除了白天的亮白,夜晚的漆黑,这里永远只有单调的颜色,色,黄色,黄色。简单灼眼的黄色,仿佛大自然在这里把汹涌的波涛排空的怒浪,刹那间凝固了起来,让它静止不动。这里没有水,居民们身上用布包裹着,散发着浓浓的体臭。这里没有知识,人们的迷信,落后的思想、风俗让人害怕。面对这样着实没有勇气和热情的生活,三毛却用她的心在这绝望骇人的热沙中浇灌出希望。

沙漠之中,必有绿洲的生活态度。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沙漠中的饭店》里,写到了荷西第一次吃粉丝时,把粉丝比喻成春雨;第二次吃粉丝时,把粉丝比喻成尼龙线;在吃饼酪时,他把小碎肉说成鲨鱼翅膀;把三毛的牛肉干当成顺喉药;还把寿司中的海苔比喻成复写纸。其实,无论生活怎么样,不要缺失寻找乐趣的心。毕竟决定一切的不是天外之力而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决定结局的悲与喜。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枯木也能逢春,就看有没有盼春的寄望了。

乐趣没有限度,但文化是有边界的。只有收住双方的界限,才能感受各自的魅力,才能如鱼得水般运转自如。在撒哈拉生活的期间里,三毛见识了当地居民落后腐朽的风俗习惯;见识了因为缺水居民们四五年才洗一次澡;见识了奴隶制下奴隶的艰苦生活……面对这一切,三毛选择尊重。相处过程中,矛盾和不满在所难免,但三毛总是机巧地处理之间的关系,始终以尊重平等的心态与他们相处,不卑不亢于是,所有的摩擦都蹿出有趣的火花成为了生活中的精彩一山一水出文化,一举一行皆有因。带着当地特色烙印的文化没有孰优孰劣,没有高低上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

对异乡心存向往,总是被各种莫须有的名头羁绊。也许是金钱,也许是时间,也许是精力,但万因归咎起来常常只有一句,就是缺少决心和勇气其实,旅行也好,闯荡也罢,都是内心的自我探寻。不妨试着整理行囊鼓起勇气,积极乐观地在自己深爱的地方,与内心的自己一起创造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