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1日,由我院、闽江学院和我校协和学院师生组成的2024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政治文明”专题示范队前往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地,在城市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最前沿,体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科学规划,智慧赋能——体悟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京雄实践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践队带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时代课题,前往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从数据照片中感知发展成果、在沙盘模型里读懂城市规划。“过去都是扎堆在中心城区,现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北京市的布局更加合理了。”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城市治理体系,近年来北京的“大城市病”得到了有效治理,城市发展质量、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北京的城市规划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走出了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我院副教授王鹭在讲解中和队员分享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作为“未来之城”,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哪里?在雄安新区政务中心,实践队在“云上雄安”智慧治理体系中找到了答案。“没带身份证居然也能办成这么多事儿!”队员纷纷感叹雄安新区创新建立的“数字身份+政务服务”新模式。实践队在调研中了解到,雄安新区通过打通政府内部数据和社会数据,打造“一人一码、一企一码”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体系,113项政务服务事项都实现了“码上办”。“当前,雄安与北京的数据正逐步‘接轨’,京雄政务服务‘同城化’在不断加速。”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京雄数据共享情况和广阔使用前景,未来两地就医、购房、交通等场景将实现便捷互通。实践队员纷纷感慨:“从数字赋能便民服务到京雄两地数据互通,充分彰显了雄安新区的‘创新特质’,也让百姓感受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雄安建设中的生动实践!”
(实践队于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合影)
郡县治,天下安——探寻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7月10日,实践队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国家高端智库)主任祁凡骅所作的“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专题讲座。“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枢纽’。”祁教授深刻论述了县域治理现代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详细解读了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重要意义,并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了深入基层调研的方法和体会,呼吁队员们要沉下心、俯下身,深入一线把学术调查研究做深做细做实,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讲座后,队员们结合此次实践的所见所闻所感,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主题与祁教授进行了热烈互动,进一步深化了对“政治文明”的实践体会和理论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祁凡骅教授为实践队授课)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在青春成长中体悟思想变革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7月11日,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志强教授为实践队作题为“谈谈德法兼修时代新人的培养”的主题报告,基于法学与伦理学视角,生动阐述了何为德法兼修,深刻分析了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在公民个体素质养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路径。
“法者,唯有德才兼修,方为上品。”讲座结束后,实践队师生与中国政法大学师生围绕“以德为本,以法为教”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并参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成果展”。成果展现场,思政课老师结合丰富的育人成果生动讲授了“德法兼修”对法治人才成长和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实践队参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