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报道我院“对话式教学”

时间:2015-07-02浏览:757

“对话式教学”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采取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自实行以来,受到师大学子的热烈欢迎,并得到省级、校级相关部门的重视。近日《光明日报》以《每一堂课,都为了触及青年灵魂--福建师范大学用“对话式教学”把脉青年思想》为题,在2015年06月29日第11版进行相关报道,原文如下:

 传统思政课教学正在遭遇挑战。一边是“不买账”的学生,“我们有大脑,不想听照本宣科地念书本结论。”另一边,是“缺米下锅”的教师,“厚厚一本教材,像一杯理论‘浓缩液’,缺少学生想问的那个‘为什么’。”难题,应该怎么破?

6月,福建师范大学教学楼一角,200多人的阶梯教室充满学生激烈的争辩声--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个人选择又该如何和社会价值紧密结合?整整45分钟的时间里,学生成为发问主体,不再是老师“满堂灌”。一问一答中,曾经抽象生硬的理论从鲜活的现实问题中生发出来,教学不再是“空对空”。

“教学内容源于课本,也要高于课本。引导学生多角度参与思政教学的过程,也是在为青年学子思想把脉。”课程主讲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林香说。

从一杯“浓缩液”到一条“论证链”

一段VCR在大屏幕上播放,来自不同学院的十几位学生回答的都是一个问题:毕业后,你想从事什么工作?紧接着,三位同学走上讲台,以“一家三口”的身份向同学再现了一个他们很可能即将面对的场景:自己想当自由摄影师,可父母就是不同意,怎么办?看起来这是一场情景剧,其实是杨林香的另一堂思政课。知识点,正是“成功与人生价值该如何定义”。

这种学生参与感、师生互动体验十足的思政课堂,让福师大校长王长平直呼“耳目一新”。在这位79级大学生的记忆中,政治理论课“就是老师认真念,学生埋头记,课堂互动几乎没有”。

近年来,为了打破这种“学生不爱来、来了不爱听”的窘况,思政课教改从未间断,却总有点“用不上力”的感觉。

“改来改去,还是没能解决课堂上存在的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抵触的现象。”从教几十年,这是福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陈永森最害怕看到的景象,而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参与乐趣,也成为这场名为“对话式”教学改革的核心。

思政课教学不再只是课本上的那杯“浓缩液”,而是从青年学子关心的话题出发,有了一条脉络清晰的“论证链”,告诉他们中国从哪里来,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福师大的思政课堂上,一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提问、争辩、自我探究;随着问题越辩越明,教师才会适时总结、提升。“学生和老师之间不再隔着心,这直接触及的是学生灵魂深处。”王长平说。

从难以接招到教学相长

课堂活起来了,无形中给老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群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90后”们,时不时就会抛出一些让这些站讲台十几年的老师们都“难以接招”的问题:谈恋爱要更注重道德还是感觉?我就想开间杂货铺,可为啥别人都说没价值?

“对话式的教学改革对老师的控场能力有极高要求,适时引导和足够解渴的引申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几乎每节课,杨林香都要花比过去多一倍甚至几倍的时间备课。可几年实践下来,她积攒了满满几大本的学生问题动态。

“全是现在孩子们真实的想法。原来我们做课题要么拍着脑袋想,要么四处调研,现在好了,学生想的,不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我有好几个课题都是从课堂上获得灵感的。”杨林香说。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改变的,不只是教与学的方式,还由此勾连起学生评价、考试,教师备课等一系列的改革。

马院副院长俞歌春认为,要优化学生参与效应,更要警惕为迎合学生而忽视教材知识点的做法,“要体现课堂主导型,一要扎在学生里、真正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二要吃透教材内容,实现两者有机结合。”

为了全方位了解学生困惑,三个对话平台被搭建起来: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联席会上,双向交流得以实现,辅导员向教师提供学生思想动态,促进因材施教,教师向辅导员反映课堂情况,以便及时跟踪学生思想;在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代表的交流制度下,期中的教学反馈与期末的教学评价,甚至还有适时启动的问题调查机制,都为教学的改革提供支撑。

更重要的是,连考试的形式也在变。

“原来我们是‘一考定分’,学生往往有‘背多分’的错觉。改革后,过程性评价将重点考查学生课前准备、课堂参与和课后反思的全过程。有的班级还在探索以小组展示60%+探究报告20%+个人参与20%的形式进行考察。”杨林香介绍。

“大学要培养的是人,不是考试机器。”透视对话式教学的背后,这正是王长平所期许的改革方向,“教学要围着学生转。未来,这种教与学的改变,将在福建师大更多的院系推开。”

 

(原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