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时间:2011-10-27浏览:994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305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并兼通其它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中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当代社会思潮,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具体要求:

1. 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立场、观点、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了解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和研究动态。

2. 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具备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具有查阅和驾驭资料、构思和写作学术论文的能力,并在毕业前公开发表两篇论文,学位论文应得到有关专家的较高评价。

4. 达到六级水平或达到相应资格考试水平,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能用英文撰写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和论文的内容提要。

    

二、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4.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

 

三、修业年限

本专业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为三年。个别优秀的全日制硕士生,在修完全部课程并提前完成学位论文的情况下,可申请提前答辩并授予学位,但提前的时间不得超过半年。论文不能按时完成的学生,可视情况延期毕业。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学生须修满37学分方能申请论文答辩。课程包括公共课3门,7学分;学科基础课4门,12学分;专业主干课4门,12学分;专业方向课任选3门, 6学分。毕业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以提高理论创新、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科研工作为中心,采取系统授课、专题讲座、自学、讨论、导师个别指导和社会调查、实践等方式。

一年后进行中期筛选,筛选时要求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合格的同时,基本修完全部学位课程,并且已经具备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研究的能力。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一个有价值的题目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并对该题目的研究状况、资料收集、重点和难点有整体的思考,写出内容提要或开题报告和切实可行的研究、写作计划。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备注

公共

基础课

SG00000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SG0000000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18

1

 

SG0000000004

硕士外语

(英语、日语、法语)

一、二

216

4

 

学科

基础课

SJ24030501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

54

3

 

SJ240305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54

3

 

SJ24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54

3

 

SJ2403050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

54

3

 

专业

主干课

SZ2403050101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54

3

 

SZ24030501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54

3

 

SZ2403050103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54

3

 

SZ240305010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

54

3

 

专业方向课

SF2403050101

哲学概论

40

2

 

SF0201010102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40

2

 

SF020101010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40

2

 

SF020101010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专题研究

40

2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方式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3.考核方式

口试、笔试、开卷、闭卷、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学位课中(不包括公共课)采取闭卷考试的科目不得少于4门。

 

七、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生入学后即可开始考虑论文选题,为保证至少有一年时间用于论文写作,开题报告最迟应在第四学期期末完成。论文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字数一般在3-6万字以上,最少不得低于3万字。具体地说,学位论文的工作包括论文选题、论文准备、论文写作、论文修改、论文答辩诸环节。

1. 论文选题:论文题目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商定,在选题问题上既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又要考虑社会需要和学术发展状况,以及硕士点的实际情况。选题应坚持宁深勿广的原则,题目不宜过大,以保证论文有一定深度。

2. 论文准备:论文准备主要包括查阅资料、构思框架等环节。导师向学生提供查阅资料的范围、方向和方法,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写作的初步构想。

3. 论文写作:论文写作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导师一方面要认真指导,以保证大方向的正确性和总体思路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不宜将自己的观点全部强加给学生,以免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导师应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开阔视野,尽可能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

4. 论文修改:导师应详细阅读学生的论文初稿,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如提法上的政治性错误、内容上的严重重复、观点上的前后矛盾等等,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只有在完成修改工作并获得导师同意后才可打印论文并参加答辩。

5. 论文答辩:导师在答辩前应组织答辩委员会并邀请校外有关专家主持答辩会。导师不得在答辩前将所提问题透露给学生,以保证论文答辩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八、实践活动

1、学生要参加适量的社会实践和进行社会调查。

2、要求学生从事教学实践。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讲授4学时以上的本科专业课程。

3、在注重课外实践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发挥课堂教学的实践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复杂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附:推荐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李兴国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5[]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第3版),郑一明、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张雷声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宋涛主编:《政治经济学教程》(第8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I-III卷,三联书店,1980年版。

10.张一兵等:《神会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奚广庆、黄斐华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2.曾枝曾:《20世纪末国外马克思主义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4.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5.朱钟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  民:《当代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范 进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8.王秀阁,杨仁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9.[]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