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科学报】协同创新 把“有意义”的课上得“有意思”

时间:2018-04-26浏览:433

协同创新 把“有意义”的课上得“有意思”

——走进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426日)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又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协同效应。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党委立足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大局、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大势、着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事,把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治校能力的重要环节。坚持政策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致力协同创新,倾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使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体现新作为,展现新气象,实现新跨越。


潘玉腾教授在教育部主办的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千名高校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和“网络巡礼”活动福建专场报告会上发言

  

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建设

大格局思政课程

高校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上好思政课,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致力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誉为“南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学院被评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A档。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高看一眼”“厚待一分”,举全校之力,开放办“马院”,把思政课程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加以支持和培育,从战略布局、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来确立优势地位。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年做到“四个一”: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至少听取一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汇报,至少听取一次思政课教学,至少为本科生上一次思政课,至少一次与本科生面对面座谈交流,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精神把思政课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为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解决因层际弱化、学科壁垒、条块分割而产生的统筹不够、合力不足的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顶层设计。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树立全校“一盘棋”的系统思维,统筹考虑政治性、学术性与教育性功能,打造“有核心,无边界”的大格局思政课课堂。“有核心”体现在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服务于思政课,统一协调调动宣传、学工、团委和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等各部门的积极性,用好思政课主渠道,并发挥对全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牵引、带动和支撑作用;“无边界”体现在思维开放性、理念创新性和机制融合性上,即通过协同机制实现育人力量和资源的深层次融合和无缝对接,打破学科、平台、载体、队伍、部门之间的壁垒和局限,构建理论主课堂、活动大课堂和网络新课堂一体贯通的育人工作格局,形成同向同行的整体态势和系统合力。

  

四大协同模式

提升育人整体效能

  

打造教研协同、教学协同、队伍协同、评价协同的四大协同运作模式,优化教学生态和要素配置,强化育人力量和教学环节的无缝衔接,实现师生之间的同频共振和教师队伍之间的协同联动。为打造更生动活泼、更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契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快乐学习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20171015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会


教研协同。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平台优势有效转化为育人优势,学校实施马克思主义学科领航计划。把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科研究方向凝聚到服务和促进思政课建设和教学上来,把思政课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转化为科研的主攻方向。通过名师引领、专家带教、学科带头人领衔、团队攻关等形式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运用于充实更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使思政课“上天入地”,更能深刻分析、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更加具有说服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教学协同。改变传统教学过程“师→生”单向流动的状态,克服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灌得多,学生想得少的问题,防止简单化地“我说你听”和硬邦邦地“说教”引发学生逆反心理。在“备学生”掌握学情的前提下,以问题为切入、为抓手、为导向,在课堂中创设有利于师生平等对话、生生相互论辩的情境,采用对话式、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生态、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进行自主思考、自我教育,使“独角戏”变为学生广泛参与的“众人秀”“互动剧”。教学协同,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灌输式、填白式教育向启发式、引领性教育转变,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消除思想顾虑和话语“裂谷”,引发课堂上的情感共鸣、心理共振、思想共识,让真理越辩越明,做到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队伍协同。为打造最优质教学内容、最优秀教学团队、最优化学科组合的“三优”课程。福建师范大学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构建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优秀政工干部为辅、专家教授和党政领导为亮点的多元师资体系,适配办好思政课程要求的多领域专家互补、多学科知识交叉的教学团队,形成专职、兼职和特聘讲座教授相结合的常态化合作沟通机制,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整体效应。在相互协作、合力攻关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在专题授课前都在专家理论辅导、名师示范带教、学科带头人领衔集体备课中先行受到了教育,拓展学科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强化教材体系的认知和理解,克服思政课教学“讲不准、讲不透、讲不活”的问题,提升说服力、亲和力。


全国首创大学生自主理论学习APP“青马易战”易班轻应用上线

  

评价协同。学校将学生网络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内容纳入课程评价体系,将“青马易战”的积分和第二课堂的表现转化为相应的课程成绩。建立微传播体系中的表彰机制,从期末考试“一考定分”向融思政课主课堂、网络新课堂和活动大课堂于一体的过程性、动态性、综合性考核评价机制转变。基于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作出的发展性评价,在克服“一考定分”评价方式不足的同时,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对学生的思想理论认同进行更加客观全面的考核。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行为本位”的德育提升,化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学习惰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内生动力,促进学生将思想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三大课堂”一体贯通

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创新高校思政课体系建设必须要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打破思政课教育的盲区和断点。福建师范大学系统化构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协同育人“立交桥”,实现理论主课堂、网络新课堂、活动大课堂的一体贯通、无缝对接,延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频谱广度,打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一公里”,形成不间断、无盲区的“三全育人”立体网络。

为适应大学生每日必上网、无日不上网的学习生活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网络,推进“互联网+教学平台”建设。构建思政课“微”教育体系,推动新媒体、新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搭建智慧学习教育的管理平台和师生网络互动答疑平台,开设网络思政专栏,拍摄慕课上线,拓展师生交流互动的时空,实现离课不离线“键对键”交流。网络新课堂以立体化、生动化的视听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即时性、人性化的方式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通畅了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的渠道,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体现师生互动反馈的《小联微评》在全校学生中极具亲和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学校“利用新媒体开辟育人新天地——福建师范大学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微’体系”受到好评。



学生在“学习新思想”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竞赛活动中获得佳绩

  

针对以往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听起来激动、想起来感动、做起来不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宣传、组织、学工、团委、教务等部门通力合作,协同推进融学思践悟于一体的活动大课堂。在校内以“读、诵、研、讲、宣”五大品牌活动为抓手,构筑了思政课教师指导社团活动与赛事的常态化机制,在校外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身体力行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将“无形”的思想教育同“有形”的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理论与实践交互深化的教学模式,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行为本位”的提升。活动大课堂的有效开展,使思政课教学得到有效延伸,不断拓展深化。学生在参加研究性社团、学生宣讲团以及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团日活动、志愿者服务、校园演讲等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论认同,学会将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客观实际融会贯通,在知行并进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近年来,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各类先进典型,在志愿者服务、海外孔子学院建设、支教活动中取得良好成效,在全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一“马”当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等活动中,获奖的项目和数量均居全省首位。青年学生理论研读俱乐部获得“全国百佳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福建省首届十佳社团”、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三大教改模式

让“有意义”的课堂更“有意思”

大格局思政课团队研讨会

  

为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普遍面临的“学习主动性低、理论思辨力薄弱、理论研究力不足、认知与实践脱节”这四个突出问题,把“因课施教”“因师施教”和“因生施教”有机结合,打造贴近学生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的思政课,学校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对话式教学”“同龄人讲思政课”“青马易战理论通关”三者结合的教改模式,使“有意义”的课堂变成“有意思”的课堂。

“对话式教学”促进探索性学习。改变以往大量“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价值取向,将教材核心内容和教学要点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学生围绕思想认识困惑和所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提问、辩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实现“教”与“学”的协同联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社会思潮和热点难点问题的辨析能力。《光明日报》以 “每一堂课,都为了触及青年灵魂——福建师范大学用‘对话式教学’把脉青年思想”进行专题报道。

“青马易战”引导自主性学习。在全国高校中率先研发并上线集思想性、学习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易班轻应用——“青马易战”移动端软件,把思政课4+1课程的知识点转化为12590道试题,以答题形式让校园“学习大军”随时随处学习,设立月度冠军和季度冠军激发学生热情,并将答题情况纳入学生综合考评和思政课课程成绩,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新思想的内在动力。截至2018415日,“青马易战”轻应用已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问题近12590道,全校16835名学生绑定该应用,参与答题67584人次,累计答题数20337236题。被评为全国“十佳易班特色应用”、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示范项目,学校获评为“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

“同龄人讲思政课”激发挑战性学习。学校挑选优秀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心指导,组成“同龄人讲思政课”的“轻骑兵”。学生跳出自己认知的舒适区,选择有深度、难度的课题深入思索,并通过自己对理论问题的所感、所思、所悟,以创造性方式各施己长阐释理解。如音乐学院“歌声中的历史”、传播学院“电影中的人生价值”、马克思主义学院“确立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美术学院“以图像重建历史记忆”等。学生走上讲台给同龄人授课,通过同辈学习的方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具有理论挑战性,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实现情感上的共鸣、精神上的共振、问题上的共识和学习上的共勉。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一等奖、最具理论深度奖、最受学生欢迎奖,《人民日报》给予专题报道。

福建师范大学坚守打造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初心”,着眼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入心”,秉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匠心”,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显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