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2022年6月28日-7月1日,学院连续召开5场思政课质量提升内涵建设研讨会。学院党委书记张爱民研究员、副院长鄢奋教授,以及我院各教研部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各门课程、各教研部老师关于思政课程质量提升内涵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全体教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各任课教师分析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下一步改进建议。座谈会还就统筹课程教学时间、更新教学设备、添置智能改卷系统、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等向学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汇报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了课程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例如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课程的过程性管理问题、课程的备课与教学问题、加强社会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手段创新问题等等。与会老师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课程建设本身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因素,也有教师教学技能、知识储备等需要提升的因素。与会老师提出下一步“概论”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组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特点。通过探讨,与会教师就本门课如何进一步讲深讲活讲透,提出了如下举措:一是开展专题式教学要紧扣教材,布局谋篇。二是专题式教学要充分整合教师个体和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协同作战、共同攻关的优势,将教师个体乃至学生组成教学共同体,有效解决个体能力与课程要求之间的矛盾。三是在专题式教学内容中运用虚拟仿真实验室。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以“对话式教学+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推进习近平新思想进课堂,认为该教学模式的教学逻辑可诠释为:教学首先要从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开始、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愿望、把学生组织起来、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制定形成性评价指标六个方面。大家探讨了本学期实施“对话式教学+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对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对教学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线上课程较为缺乏,尤其是实践课可以作为线上课程改革的重点,建议线上线下相结合,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新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此外,形势与政策、改革开放史课程负责人也就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教学计划作了汇报。
本次思政课教学质量内涵建设研讨会,是学院党委充分贯彻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思政课质量建设研讨交流活动,学院将认真研究老师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下一步,学院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建设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学和研究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职责使命,推动内涵式发展,强化政策保障,着力打造思政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