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统建筑装饰中的科举文化
(来源:福建日报 2022-10-11 12版 理论周刊·文史)
李积庆 文/图
科举考试曾是中国古代国家的“抡才大典”,也是普通百姓跻身仕途、光耀门楣最具有可行性的途径,长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其文化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中,在饮食、娱乐、建筑等方面都有体系体现。
科举文化题材在台湾传统建筑装饰上屡见不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台湾传统建筑隶属中国南方建筑系统,深受闽粤地区建筑文化的影响。清中期以后,随着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技艺精湛的大陆匠师成批赴台承揽工程、开业授徒,其中以泉州崇武匠师为典型代表。惠安崇武自古有“官住出泥水匠,溪底出木匠,峰前出石匠”的说法,这些匠师在台湾颇负盛名,早期台湾石雕界有“无蒋不成场”的行话。闽台两地建筑装饰题材具有高度相似性,也足证崇武匠师对台湾建筑文化影响之深。
另一方面,在建筑装饰题材的选择上,“七分看主人,三分看师傅”,科举文化题材是清代以来台湾崇尚文化、追逐功名社会风气的真实反映。康熙统一台湾后,清政府开始在台湾施行科举制度,对台湾士子实行保障名额、“官送”等优惠政策,210年间共产生了305个举人和33个进士,科举观念在台湾深入人心,求官、求名的心理诉求自然大量地体现在建筑装饰中。
台湾传统建筑装饰按材料工艺可分为石雕、木雕、彩绘、剪黏、泥塑、交趾陶烧等种类;按装饰题材则可分为花鸟、人物、走兽及集瑞等类别,即闽台匠师常称的“四点金”。“四点金”最早是由泉州匠师在工艺传承和施工实践中归纳出来的口诀,按当地闽南语方言将四类装饰题材称为花鸟、人物、“四脚”和“杂碎”,其中花鸟包含了虫鱼类,“四脚”即为走兽,而“杂碎”则是各种器具宝物的总称。根据台湾建筑学者李乾朗先生研究,“四点金”的叫法是随惠安崇武匠师传入台湾地区的。
在台湾传统建筑中,装饰题材按图案造型复杂程度一般可分为单元素题材和组合元素题材两类。单元素题材,指“四点金”中的单一元素即可以外显样式或内隐喻意来表现科考的吉祥寓意。如官帽、官印从外显样式可直接明了其指代意义,而桂树被用以指代科举及第,则是一种内隐喻意,其采用的是掌故的手法,典故出自《晋书·郄诜传》,郄诜中了贤良科第一名,晋武帝让其自我评价,郄诜谦称自己“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后,凡带有“桂”字的词语多与科考有关。
再如,“鳌”本为海中的一种神龟,民间将其附会为龙的化身,在闽台地区,鳌的形象又逐渐与鸱吻相结合,变成龙头鱼身的模样,俗称“鳌鱼”。“鳌鱼”装饰具有降雨镇火的功能,因此常出现在台湾传统木构建筑的屋脊上和栋架中。“鳌鱼”因与“独占鳌头”“鱼化成龙”有关,而具有科考及第的祥瑞寓意,因此也常出现在传统建筑墙堵上、博古图案中。人们常以“成龙”“跃龙门”形象比喻经科考前后的人生蜕变,古人甚至以“成仙”“升仙”来比喻科考及第,足见科考竞争之激烈以及回报之丰厚。
其他单元素题材还有以谐音手法表现的鸡冠花(官)、公鸡(功名)、鹿(官禄)、狮(师)、猴(侯)等;以指代象征手法表现的有花翎(花翎顶戴)、仙鹤(一品鸟)等。
组合元素题材,指“四点金”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互相搭配组合,并按照谐音、指代、掌故等手法形成特定吉祥含义的图案造型——
“一路连科”以白鹭鸶(谐音“路”)、莲花(谐音“连”)搭配芦花(也谐音“路”)为元素组合而成,借以表达一路过关斩将,连续报捷登科的吉祥寓意。古时读书人跻身仕途前,需通过各项考试,即顺利通过县试、府试、院试,成为生员(秀才),才能正式参加乡试、会试、殿试。俗语称:“人怕老、债怕讨,秀才怕科考”,其原因在于科举考试通过的概率极小,考试落第的现象相当普遍,由此给士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如若能够连续登科,将是每个因考试而焦虑的士子的最大梦想。
除了具有科考顺利的吉祥寓意,莲花还是“大四季花卉”的夏花,在台湾传统建筑装饰中,“一路连科”常与“富贵长寿”(春牡丹花、绶带鸟)、“安居乐业”(秋菊花、鹌鹑)、“喜上眉梢”(冬梅花、喜鹊)来象征“四季平安”。在台南南鲲鯓代天府前殿廊墙就有代表“四季平安”的花鸟题材石雕作品,其顶堵的“一路连科”石雕作品为泉州崇武蒋氏石匠承做,是台湾石雕花鸟作品的经典作之一。
“二甲传胪”以芦苇和螃蟹或鸭子组合而成,螃蟹为甲壳类动物,鸭则谐音“甲”,二者均寓意为“科甲”,芦苇谐音“胪”。明清科举制度规定,殿试一甲有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若干名,二甲、三甲的第一名均可称为“传胪”。“二甲传胪”表明考中二甲的第一名,因为状元及第极难,若能考中二甲第一名也是难能可贵。
值得玩味的是,匠师们有意或无意增加或减少了螃蟹或鸭子的数目,其组合的图案造型则有新的解读。如单出现一只鸭子或一只蟹,可解读为“一甲一名”,即状元及第的意思;若出现三只鸭子或三只蟹在芦苇丛中,则可解读为“三甲传胪”,即考中三甲的第一名。在传统建筑装饰题材中,“二甲传胪”最为常见,“一甲一名”次之,“三甲传胪”题材则相对少见。毕竟对于匠师来讲,雕刻三只螃蟹远比一两只螃蟹更为费工费时,何况螃蟹数量越多,代表的科第名次反而更靠后。
位于台中丰原区的张氏古厝“万选居”,为广东大埔客家移民后裔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建造,其墙堵上就有一幅“三甲传胪”的泥塑作品。“万选居”典故出自《新唐书·张荐传》,时人称赞张鷟文章“犹青铜钱,万选万中”。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文章若能“万选万中”,而被“朱衣点头”,登科及第自然不成问题,因此,“万选万中”也是科举中的吉祥祝语。古厝主人以“万选居”为宅名,一则夸耀本姓之先贤,二则表明自我之志趣。在“万选居”中,还有“官上加官”(鸡冠花、公鸡)、“竹鹿高升”(竹子、梅花鹿)、金马玉堂(锦鸡、骏马、玉兰花、海棠花)等科举文化题材作品,体现了客家耕读传家的传统,也说明科举文化对台湾普通百姓影响深远。
“金马玉堂”以锦鸡、马、玉兰花、海棠花(或梧桐,“桐”在闽南语中谐音“堂”)组合而成。所谓“入金马门,登玉堂殿”,这一题材具有希冀功名有成、官位高升的寓意。台湾传统建筑装饰讲究左右对称原则,不仅题材内容相当,出现的元素也需要对称。“金马玉堂”因其包含了花鸟走兽的元素,故常与“英雄夺锦”等作为对称题材出现。“英雄夺锦”取老鹰之“鹰”、狗熊之“熊”、茶花之“茶”(闽南语与“得”或“夺”谐音)以及锦鸡之“锦”,谐音组成吉祥图稿。“英雄夺锦”典出《新唐书·宋之问传》,曰:“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
“鸿胪首唱”以凤凰、鸬鹚(或香炉)、佛手、大象组合而成。“鸿胪”为“鸿胪寺”的官署名称,明代以来,鸿胪寺负责国家大典、郊庙、祭祀、册封、奏捷等礼仪事务。“唱名”,则指科举殿试中为揭晓登科进士等第和名次所举行的仪式,也称作“传胪”或“胪唱”等。“鸿胪首唱”,顾名思义就是殿试唱名中的第一名,与“独占鳌头”“一甲一名”“状元及第”意义相同。“凤”在闽南语谐音“鸿”;鸬鹚的“鸬”与“胪”谐音(亦有图稿为香炉);佛手谐音“首”;“象”在闽南语中与“唱”同音。所以要理解“鸿胪首唱”图稿,需以与方言相结合,才能理解其深刻内涵。
又如“杏林春燕”(燕子、杏花),杏花开于二月,古代正是科考殿试之时,“燕”谐音“宴”,象征皇帝赐宴及第进士,有功名得举的吉祥寓意;“竹鹿高升”(竹子、鹿),竹子具有谦虚品质,象征气节,又有节节高升寓意,闽南语“竹”与“得”谐音,所以“竹鹿”又有“得禄”、加官晋爵的寓意;再如大小狮子象征“太师少师”,仙鹤立于海潮象征“一品当朝”,三只戟插于瓶中象征“平升三级”,猴子骑在马背上捅蜂巢象征“马上封侯”。一些表现历史典故或戏剧故事的人物题材,如《五子登科》《状元游街》《三娘教子》等,均与科举文化有关,也属于组合元素题材。
尽管科举制度存在弊端,但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普及,密切闽台两地文化教育交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台湾各地传统建筑中大量存在的科举文化作品,正是中华文化在台湾地区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见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