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培养周系列活动——我院开设“人工智能+思政教育”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25-04-14浏览次数:10

在我校第七届个性化培养周活动中,为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挖掘AI技术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潜力,我院推出“人工智能+思政教育”系列专题讲座,邀请7位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开设8门精品课程,围绕理论探索、技术应用、教学实践等三个维度,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场兼具前沿性与实践性的学术盛宴。

一、理论引领:锚定AI时代的教育方向

3月31日,刘国皇副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新与价值引领》为主题,深入剖析AI技术对教育伦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与重构,强调“技术为器、育人为本”的核心逻辑。廖志诚教授于4月2日、3日分别开设《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素养提升》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两门课程,提出“AI工具+心理科学”双轮驱动策略,为思政教师的能力升级与情感育人提供新思路。

二、技术赋能:解锁精准化教学模式

4月8日,福州第十八中学校长蔡隆开设题为《基于信心技术的思政课因材施教》讲座,通过学情数据分析与智能反馈系统,展示如何实现思政课堂的个性化教学;同日,蔡华杰教授聚焦《碳中和目标下的环保责任》,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模拟生态场景,探索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4月10日,福州格致中学副校长谢梅莲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学,高阶思维培养落地》为题,借助AI思维导图工具,示范如何引导学生从“知识记忆”向“批判创新”跃迁;岳婕老师通过《智能技术融合思政课堂创新实践》讲座,现场演示AI互动问答、VR红色教育基地等应用,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三、跨界创新:拓展思政教学新场域

4月9日,福州第七中学校长石炜君在《中学思政课数学设计创新实践》中,巧妙融入数学模型与逻辑推演,以“数据可视化+案例推理”重构思政课堂,展现跨学科融合的独特价值。此类课程突破传统框架,彰显“思政+X”的多元化育人路径。

福州第十八中学校长蔡隆

福州格致中学副校长谢梅莲

福州第七中学校长石炜君

我院推出的“人工智能+思政教育”系列讲座,构建了“理论筑基—技术赋能—实践创新”的全链条育人体系,既回应了教育数字化改革的迫切需求,又为思政课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涵。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努力打造智能时代思政教育育人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