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社(福建师范大学)、院研究生会及青年学生理论研读俱乐部在人文楼学术报告厅联合举办第二期书香校园“学习·研习”经典读书会——“两个结合”与中华文化主体性。院党委副书记杨君火、副院长黄雯教授、辅导员李伟达、陈为强出席,本、硕、博学生6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杨君火对第一期书香校园“学习・研习”经典读书会取得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我院致力于从多维度打造“学习·研习”特色品牌,鼓励同学们以经典读书会为契机,积极响应“书香校园”建设号召,通过深耕理论经典筑牢思想根基,坚定文化自信。
在领学环节,黄雯带领学生共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的十二个主题梳理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框架,并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文化思想展开深入解读。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研究基于物质生产实践、高扬人的主体性、揭示文化的阶级性等方面的核心要义,以及列宁关于维护党在文化领域领导权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注重教育事业以及加强道德建设等方面的观点等。她指出,青年学子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历史与理论中把握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使命。
主题分享环节中,三位学生代表结合研读心得作专题汇报。本科生林熠鹏以“‘两个结合’开启文化创新创造空间、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为题,从推动思想解放、促进互相成就、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三个维度阐述,指出“两个结合”是破除文化误区、构建现代文明话语体系的关键路径;硕士生陈炜毅以“第二个结合与自我革命的契合及实践路径”为题,分析了“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指出坚持“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实践路径,对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至关重要;博士生张薇以“以第二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内在逻辑”为题,从哲学根基与历史脉络切入提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握思想文化主动权,赋予理论和制度创新更鲜明的文化主体性,进而以更加自主、自信、自强的姿态走向世界文化舞台。
黄雯对三位学生的主题分享进行点评并给予充分肯定,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文化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蕴含着深刻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并勉励青年学子勇担文化传承使命,以守正创新之姿投身文化强国建设。
在学术“开放麦”环节,与会师生展开热烈互动与深度研讨。围绕“福建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路径”及“青年学子在文明互鉴中的主体性建构”等议题,师生展开多维度思想碰撞,研讨氛围浓郁,充分展现理论共探的学术活力。
此次第二期书香校园“学习·研习”经典读书会的成功举办,为我院师生提供了阅读经典、分享经典的学习交流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未来,我院将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常态化研读机制,引导青年学子在书香浸润中锤炼理论素养,以青春智慧谱写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