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持“四个自信”中提升方向感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7-09-21 05版 理论周刊)
杨建义
在社会发展范畴里,方向感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一种判断,表现为对当下所处历史方位的准确认知,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理性判断和对实现路径的选择。在当代中国,提升方向感就是要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自觉和自信。
民众方向感需要提升
方向感是一种确定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为民众奠定了方向感。但是,今天的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容易改的问题都已经改了,留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提质期,结构调整进入阵痛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破解当前发展阶段重大结构性失衡、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面对这些难题,改革向何处去?是否敢于向积存多年的痼疾开刀,是否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能否继续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等,这一系列问号盘桓在民众心头,使人们产生困惑。这些待解的问号与世界经济衰退、我国经济转型结合在一起,方向感的困惑就愈加强烈,成为一种潜在的社会心态。
方向感又与获得感紧密相连,获得感强则方向感稳定,方向感稳定则获得感强。可以说,改革获得感的强弱,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进一步改革能否顺利推进。一方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显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改革的实际收益与民众的主观评价之间经常不一致。另一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破除利益固化的羁绊,解决的途径不可能是激进的,只能采取利益让渡的方式。从利益让渡的逻辑推演看,“让渡—受让”双方在“丧失感—获得感”上会有不同的社会心理体验,从而形成四种类型的“强弱”体验。这说明提升人民获得感的途径除了直接增加改革收益之外,还需要消除众多导致获得感偏低的客观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妥善应对利益让渡过程中的“丧失感”与“获得感”关系问题。由此,提升方向感无疑是激发改革动力、破解获得感低的一个重要举措。
民众方向感何以提升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取得历史性的巨大进步,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动力平稳转换,全社会创造潜力进一步释放,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公平正义进一步得以彰显,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整个社会焕发无尽活力。这一切带来了十几亿人民方向感的进一步提升。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民众在不断增强的获得感中提升方向感。在改革攻坚克难新阶段,我们党清醒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依然坚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持续发力,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旨归, 及时回应群众的强烈期盼,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民生问题得到极大改善。由此,百姓的获得感和方向感形成双向趋同、同向协同、相互促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民众在清晰的历史逻辑中提升方向感。把握和引导民众的方向感,应该放在历史与当代、中国与世界的视野来审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风雨如磐的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为找到一条救国之路不懈探索而终不得方向。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沿着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并紧紧抓住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推进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回望走过的路,对去向何方就不会迷惘、困惑,就会有更加强大的前行定力,就会更加深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欣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民众在汇聚力量中提升方向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90多年的接力探索和不懈奋斗,“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可以说,中国梦中既有国家之梦,也有个人之梦;既有长远之梦,也有近期之梦;既有宏大抱负之梦,也有温馨康乐之梦。能调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在达成民族伟大复兴共识的基础上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百姓热议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海外华人述说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在复兴之路上,中国人民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众把握方向挺起精神脊梁。现代社会结构的典型特征是异质性和分化性,如何把各种力量凝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的平行四边形”,这不仅需要物质利益,也需要精神力量。价值观迷惘就不会有坚定的方向感。“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价值共识,是“价值最大公约数”,更加贴近人们的价值底色,有效地融合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群体之间、个体之间,以及群体与个体之间的价值交集,成为价值“锚链”和行动指南。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培基固本之举,由此立起方向感的“精神支柱”。
“四个自信”是提升方向感的顶层建构
提升方向感不仅需要路标,需要改造客观世界带来的获得感、公平感和自豪感,更需要民众主观世界的理性和自觉。当下的中国,既有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深入和频繁而带来的“美美与共”,也有西方发达国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崩溃论”等各种论调的意识形态渗透,以期使人们失去方向感。当下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行为等趋于多元多样多变,但并没有因为选择的多元多样而变得更加从容、充实,相反却遭遇价值困惑、价值冲突,由此而来的是价值多变、流变,易于使人内心失去方向感。
要着力引导民众做到“四个正确认识”,由此清醒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人类文明的新探索,清醒认识国际比较中的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意义,清醒认识方向对于事业的基础地位,学会在历史逻辑中明方向,在时代使命中定方位,在圆梦路上把趋势,在世界格局中增定力。坚信“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
要着力引导民众坚定“四个自信”,从整体上牢牢把握前行方向。有定力才能有方向,有方向才能自信,有自信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其中,道路自信更具先行性和基础性。换句话说,“四个自信”是提升方向感的顶层建构,提升民众的方向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既要从基础着手,也要从顶层着眼,让民众在理论的清醒和认同中坚定道路自信,在对制度特色的必然性和优越性的理解中坚定道路自信,在对文化传承创新的底蕴、活力和魅力中坚定道路自信,并从道路自信走向“四个自信”。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