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李建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发布时间:2023-03-29浏览次数:313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来源:福建日报    2023-03-28   09  理论周刊·求是)

李建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学”就是教育。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终身。20189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不容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不容偏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宏伟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方向。

青少年一代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紧紧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特征。根据2020年世界各国人口统计,中国是14.1亿人,而世界七大工业化国家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两个,其中美国3.31亿人,日本1.25亿人,而其他各国都在1亿以下。要在人口规模如此庞大而底子又比较薄弱的中国实现现代化,其艰难和复杂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为全世界所瞩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人口规模巨大也是中国教育发展最大的国情。从总体上看,人民日益高涨的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公平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仍有待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感受,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就教育而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要求新期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每个人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加快建成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努力使每个人不分性别、不分城乡、不分地域、不分贫富、不分民族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2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篇、一体部署,充分体现了对这一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协同配合,共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需要。当前,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趋势日显,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全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空前上升。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破除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束缚,围绕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强科研大合作,畅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吸引顶尖创新人才,不断提升教育支撑引领创新发展的能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式现代化获得充分的动能,行稳致远。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要办好基础性、学术性教育,也要办好应用技术型教育

习近平同志在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时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20213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闽江学院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适应社会需要”这一理念,不仅对于地方高校,而且对于我国现代大学发展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要面向市场。当然,大学与企业有所不同。企业的发展只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大学首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当然,它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必须同时遵循这两个规律。市场经济有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大学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就业压力很大。但是,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尤其是对技术型人才需求量大、岗位数量占全国总数80%的中小型企业,“招工难”问题更加突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普及化教育阶段,很多高校出现办学定位不够明确、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导致大量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注重需求导向。大学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要与社会需求相契合。未来要推动高校招生计划向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倾斜,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比重,深化产教融合,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这对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至关重要。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