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胡莹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过程”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朱珍副教授主持,学院6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胡莹教授2025年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选题。胡莹教授从劳动过程、劳动产品、劳动主体等三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新课题,提出了数字劳动只要最终投入生产性的用途就具有了生产性、数字化商品使用价值具有网络效应和排他性、“产消合一”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之一等富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她立足中国实际,详细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内部劳动过程、社会总体劳动过程的特点,认为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的劳动过程是数字技术变革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着力塑造数字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使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手段。最后,胡莹重点分析了我国平台劳动者的构成及其劳动过程,指出平台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存在劳动关系认定困难、多边主体参与的复杂平台生态,需要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行业、工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外部协同治理体系。胡莹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分析对我院师生了解数字经济及其劳动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讲座由学院“《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教师创新团队主办,旨在提升师生科研素养、拓展学术视野、扩大对外交流。接下来,团队还将继续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线上线下交流研讨,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系列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