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至17日,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理论经济学学科群的合作共建,并联合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实践”活动,助力贵州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攻坚战。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详细报道了此次活动。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记福建师范大学与贵州大学“大学习”“大实践”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7日 第7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宣传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历史成就,促进东西部高校间的交流合作,2018年8月15日至17日,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理论经济学学科群的合作共建,并联合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实践”活动,助力贵州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攻坚战。
活动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大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是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关键期。
推动东部沿海和西部山区的联动发展,是实施两大战略的有效途径。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以全方位、系统化视角,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东部沿海和西部山区联动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福建师范大学两大学术研究机构肩负着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辐射力的使命。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的七大中心之一,是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培养相关人才的重要阵地。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宣部、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担负着建设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迫切需要促进东西部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峰,并为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中国等一系列战略任务建言献策。
主要特点
领导高度重视。福建师范大学与贵州大学党委领导高度重视调研活动,福建师范大学潘玉腾副书记、赖海榕副校长等多次听取活动筹备及进展情况,并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党委副书记骆长江出席调研座谈会,并希望两校相关学科更多交流,进一步促进两校的友好合作与共同发展。
参加人员数量多。调研活动由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专家学者发起,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主任、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建平教授带队。福建师范大学与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教师、博士生等20余人参与活动。参与调研人员的年龄结构合理,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年轻人;职称结构合理,既有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有副教授、讲师和在读博士生;知识结构合理,既有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学者,也有深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教师。
调研内容丰富。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方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书,举行了《资本论》研究丛书的赠书仪式,举办了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论述与深化农村改革的学术研讨会。调研组还实地走访农村、农户与生产基地,召开多场调研座谈会。整个调研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主题突出,内容丰富。
签订共建合作协议 举行赠书仪式
8月15日,为发挥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研究重镇、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211”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互补性优势,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方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理论经济学学科群的合作共建签署了协议书,强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培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学科和人才支撑。三方还就共建平坝教学实践基地达成了合作意向。
在赠书仪式上,李建平教授代表福建师范大学向贵州大学赠送“《资本论》研究丛书”。该套丛书由全国著名经济学家、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陈征、李建平共同主编,主要包括《〈资本论〉解说》《〈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共计8种12册,500多万字,全面展现了福建师范大学《资本论》研究的现状和成果,有利于扩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力。
召开学术研讨会 深入开展交流
调研期间,福建师范大学和贵州大学在贵阳共同举办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论述与深化农村改革的学术研讨会。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洪名勇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扶贫政策及实施”的主旨发言,结合贵州省精准扶贫的创新模式,深入阐释扶贫攻坚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他从顶层设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四个方面论述了精准扶贫“贵州经验”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及未来扶贫发展的新趋势。
李建平教授指出,打赢扶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近年来,贵州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涌现出“塘约模式”“毕节模式”“湄潭模式”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与借鉴。此次兄弟高校的协同创新,有助于为贵州脱贫扶贫提供更好的学理支撑,推动“三农”理论与实践新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东部扶贫经验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不断升华认识。
在平坝区、紫云县开展社会调研
8月16—17日,调研组深入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小河湾村、塘约村,紫云自治县洛麦村、小寨关村等,与区(县)、镇、村各级干部和农户座谈交流,认真了解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攻坚战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发现和总结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在地方实践中的新鲜经验。
在小河湾村,调研组参观了三面环水、白墙红瓦、古树掩映的苗族小村庄,实地查看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及运行情况,了解农村垃圾污染治理和人居环境改善情况。在塘约村,调研组考察了村史馆,详细了解了基础设施、文化广场、产业发展以及村干部监督管理、村规民约执行等情况,并认真听取了塘约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推动农地股份合作经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经验介绍。在洛麦村,调研组参观了菌草基地、农家乐项目,倾听村党支部成员有关当地大力实施生态循环产业等扶贫产业的介绍。在小寨关村,调研组与镇、村党支部成员就产业扶贫、设施建设、综合整治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当地编制的《小寨关村2017—2025年发展规划》给调研组留下深刻印象。
收获与启示
在调研活动中,调研组亲身感受到贵州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认识到贵州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形成的宝贵经验,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
【关于党建引领】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永森教授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各个地方农村因地制宜探索出不少经验,但有一个经验是共同的:走集体化要有一支能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为了筹集资金,塘约村党员干部以个人名义贷款筹集了100多万元,贷款风险由个人承担。党员干部责任大、付出多,但报酬很有限。按照村分配方案,村干部按分计酬,得最高100分者,可得3万元。如果他们从事自己的经营活动,收入可能远高过这数目。他们的回答是:收入虽不高,但把村的事业做上去了,村民生活好了,人生更有价值。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红军教授指出,塘约村的发展证明,乡村要振兴,党群协商是重要举措。近年来,塘约村以党总支书记左文学为代表的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充分利用党群协商的优势,集思广益,找到了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空前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进而走出了闻名全国的塘约道路。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黎元生教授在对塘约村、小寨关村进行重点调研后发现,这些村庄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村党支部书记都是由曾经长期在沿海地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担任,他们既是认真执行党的扶贫政策、富有担当精神的农村基屋党组织干部,又是懂农业、爱农村、会经营、带动农民致富的领头羊。要借鉴和推广“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共同富裕”的塘约经验,就要在贫困地区培养一批有担当的农业企业家,带领贫困农民更新观念,摆脱思想贫困,开展农村集体化和合作化经营,走出一条新时代农村共同富裕之路。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晖涛副教授认为,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塘约村2014年7月因“穷则思变”引发的全方位改革能够取得明显成效离不开党建的领航,村两委会班子在党总支书记左文学的带领下,始终怀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善于抓住机遇借力脱贫攻坚的政策东风,激发全体村民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找到了适合自身实际的“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实现路径,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小霞副教授认为,贵州村庄能在短时间里“化蛹成蝶”的最大秘诀就是,始终坚持党建脱贫引领、模范发挥党支部书记“领头羊”作用。扶贫攻坚是检验党的基层组织领导能力的硬战,其工作的中心在人,关键在基层党支部,核心在党支部书记。令人欣喜的是,在左文学等能人的带领下,村两委将人才建设与党建工作相联系,将党建建在产业上,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与特色,最终将村民们带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从而将脱贫攻坚工作推向新高度。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王盛副教授认为,贵州精准扶贫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抓党建、强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能抵御市场风险,防止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必须依靠党的领导组织、依靠集体的力量。贵州塘约等地以党建为统领,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基层组织的人才基础,由此把分散的个体农民和生产资料组织起来,成功走出了一条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由 “输血”到 “造血”的转变,树立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和共同富裕的新典型。
【关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张国教授指出,农村扶贫攻坚必须补上农村“双层经营”中集体经营的短板,发展集体经济组织。我国在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绝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趋于消亡,农村集体、家庭“双层经营”变成了家庭单层经营,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日益突出,缺少劳动力、主要成员疾病残障以及经营无方的家庭必然陷入绝对贫困。只有依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其他非农产业经营,发挥农村集体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才能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帮扶起来,引领其摆脱贫困,致富奔小康。调研组所调研的四个村能够快速消除绝对贫困,均得益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功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黄瑾教授认为,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的新课题。塘约道路最本质的是重建村社合一的集体经济组织。在国家大力推行土地确权流转的当下,塘约不像一些地方,在确权后把土地流转给下乡的工商资本或打着专业合作社名义的生产大户,而是把土地流转回村集体,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建立起“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戴双兴副教授认为,塘约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思路,建立“金土地合作社”,鼓励农民将农地作价入股,推进农产品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村集体、合作社、农民三方共赢的局面。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陈晓枫副教授认为,塘约不是“吹”出来“捧”出来的,而是在精气神十足的强有力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创造性地探索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加强乡村治理、实现共同富裕的典型道路。当然,中国农村区域广袤、情况千差万别,扶贫任务艰巨,只能因地制宜,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重在精准,才能打好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关于脱贫攻坚】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许彩玲博士指出,“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是塘约经验至关重要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内容。塘约村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将土地折价入股村集体所有的“金土地合作社”,确立土地收益由合作社、村集体、村民按照3∶3∶4的比例进行分成的分配机制。同时,将国家财政补助资金转变为合作社股金,量化折股后再分配给本社成员。通过合股联营发展精品农业,拓展农业“接二连三”功能。在治贫的同时,坚持不养懒汉、不养大户、不养地主的“三不”原则,土地只流转给村集体合作社,不流转给种植大户,合作社不吸收农民个人的资金入股,有效地防止了贫富差距的拉大,保障了共同富裕的方向目标。从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有:一是政府扶贫政策要从收入扶持向资产建设和拓展转变,积极推进“三变”改革,走可持续的治贫致富之路;二是推进“三变”改革的关键在于找准产业项目、建立合理公平的收益分配机制、构建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三是在治贫的同时要注意防止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实现共同富裕。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张宝英博士认为,精准扶贫不仅需要党和社会力量的外在动力的推进,更需要持续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通过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摆脱意识和思路的束缚,使其充分认识到发展才是脱贫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要坚持管理与激励相结合,通过强化扶贫资金管理,充分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只有在内外力协同推进下,才能完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真正打赢扶贫攻坚战。
福建师范大学2018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生杨臻煌指出,塘约村避免了旧有扶贫模式中干部承揽、大户承包的弊端,开辟了扶贫开发新模式:“七权同确”盘活土地存量,引导贫困村民自愿将生存性资源转变为生产性资料;“合股联营”紧密抱团发展,鼓励贫困村民将分散经营转变为集体生产经营活动;“村民自治”实施民主决策,防止贫困村出现“垒大户”,自主合理配置扶贫资源。
【关于产业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教授认为,贫困地区要自觉地把产业发展作为实现脱贫振兴的核心抓手。一是注意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二是注意集聚中央和各级政府下拨的扶贫资金,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功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把有限的扶贫经费汇聚成规模较大的产业发展基金,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三是注意发动群众发展产业,强化农村的网格化管理责任,拓展产品市场销售空间,确保群众能就业、有收益,形成人人参与产业振兴的良好局面。总之,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减贫,要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聪英副教授认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基础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则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抓手。正是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和“七权同确”的基础上,塘约村成立了“村社一体”的合作社,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园,组建荷塘月色旅游发展公司,打造营销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等有力措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生产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焕然一新。塘约村的农业现代化生产破解了多年来农民单打独斗、很难抵御市场风险的困境,不仅较好地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发展,较快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而且极大地巩固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雯副教授认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可化解的矛盾,关键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重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生产力,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安顺市厚植绿色,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同时,促进产业与生态深度融合发展,加速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步伐,如平坝区小河湾将绿色生态景观与民族文化相融合,走旅游、康养的路子;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群众依托山地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建设菌草产业带、食药用菌产业带,过去荒草丛生的山坡如今种满蓝莓。与此同时,各镇村禽畜粪便、林下腐质和农村生活垃圾也经回收、加工,向生物有机肥转化,农村人居环境得以改善。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富民强村同频共振,激发了经济活力,黔中山区更加宜居宜业。
福建师范大学2017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博士生梁飞琴认为,塘约道路不仅是脱贫路,而且是生态路,不仅要百姓富,而且要生态美。进入塘约村,空气清新凉爽、道路干净、广场整洁,路边设有垃圾桶,村里设有公共生态厕所,生态宜居的村落已然建成。塘约村还发展生态产业,在山林养200万羽生态鸡,筹建山泉水厂,择地建现代养猪场,用水肥一体化系统解决有机肥,为此新辟600亩蔬菜种植基地。洛麦村利用回收秸秆和有机肥,发展循环农业,以“草”养“畜”产“菌”,“畜菌”产“肥”,“肥”养“草”,解决了传统农业种植成本高的问题。他们还利用美丽的田园风光、绿色循环的种植产业发展休闲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证明坚持走生态路,找到经济与生态的契合点,才能逐步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长远目标。
福建师范大学2018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博士生魏建翔认为,以“塘约经验”为代表的生态致富模式表明,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和生态经济,走“红绿结合”的发展道路,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光明前景。一是通过“七权同确”和“三权分置”,使田、林、池等资源向集体流动,唤醒“沉睡的资本”,解决了本金“哪里来”问题。二是“村社一体、合作经营”,统一规划产业链,使农林牧渔餐饮有机互补,“山水林田湖草”体系得以维系,解决了发展“何处去”问题。三是村民入股合作社后,各尽所能加入各专业组、服务队,“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劳动时间”,解决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四是集体统筹经济剩余在村—社—民之间的分配,解决了发展“为了谁”问题。
社会反响
福建师范大学与贵州大学联合开展的调研活动既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的重要举措,也是东西部高校整合优势、协同并进的创新尝试,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权和阐释力,提升资政育人实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作出贡献。《福建日报》、中国新闻网、东南网、福建师范大学官方网站、贵州大学官方网站等相继报道活动内容,推广活动经验,在社会各界引起重大反响。
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将撰写《西部地区农村扶贫政策建议》,呈送相关部门决策参考;将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在《贵州日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报纸杂志发表;最后,将把理论成果汇编成册出版。
(马克思主义学院)